《人工挖孔桩安全防护方案》讲解了针对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K0+827.850K13+343.228范围内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所制定的安全防护措施。该方案基于交通部现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以及湖北省黄鄂高速公路团风段的具体实施细则等编制,目的是在施工前向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期间提供有效的作业指导和监督检查。工程概况部分介绍了桥梁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的背景,包括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及桩基长度等情况。施工方法中明确了安全管理机构的目标是确保安全生产并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描述了具体的施工步骤,如地表以下约5-6米段使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而6米以下则采用钻孔取芯配合风镐施工以应对硬岩层。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坠物伤人、塌方、触电事故和机械伤害等,文件详细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例如,通过清理孔周边异物、设置高出地面不少于30厘米的井口防止坠物;保证护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塌方;使用不超过36伏的安全电压照明设备防范触电;以及采用稳定的双耳圆形吊桶和定期检查起吊设备减少机械伤害的风险。此外,还强调了加强施工用电管理、配置适当的安全防护用品、严格限制下井作业人员的状态等一系列具体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人工挖孔桩安全防护方案》适用于参与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K0+827.850K13+343.228内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这不仅涵盖了施工单位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包括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以及业主代表等相关人员。这些人员需要了解和遵循本方案中的各项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从事人工挖孔桩施工的专业团队,他们将从本方案中获得关于如何有效识别和控制潜在危险源的具体指导,从而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