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配置的基本方法》讲解了针对不同场所的灭火器配置规则和具体计算方法。该文阐述了配置场所涵盖电子服装类厂房及库房、综合商场、办公场所、多功能厅、锅炉房等,并指出这些场所均按照中危险级进行灭火器配置,火灾类型主要为A类固体物质火灾或电气火灾。文档详细介绍了计算单元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的楼层或防火分区作为一个计算单元,以及单个独立功能房间作为单独计算单元的原则。文中还提供了测算各单元保护面积的方法,并给出计算各单元所需灭火级别的公式Q=K*S/U,其中考虑了修正系数K的影响。此外,文件说明了如何确定灭火器设置点,即依据最大保护距离原则,手提式灭火器每点最大保护距离为20米,推车式为40米。对于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计算,采用Qe=Q/N的方式,并强调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作为常用灭火器类型,确保其适用于多种火灾类型,且规定一个配置场所内不应少于2具灭火器,每个设置点不宜多于5具。最后,文档提醒注意事项,如地下建筑需使用特定公式计算灭火级别,并提供了一个三层楼电子生产厂房的实际应用案例。
《灭火器配置的基本方法》适用于物业管理领域中的各类场所,特别是涉及到电子服装类厂房及库房、综合商场、办公场所、多功能厅、锅炉房等公共区域的安全管理。它为物业管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建筑设计单位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帮助他们正确评估和配置适合各场所需求的灭火器。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现有建筑的消防设施升级,本文档都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