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容器爆炸事故》讲解了某石油化纤公司原料车间在改造旧碱罐为常压氨水罐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安全事故。该事故发生在5月31日,因动火票办理不严谨、现场检查不到位、未做罐内气体分析等疏忽,导致罐体爆炸,造成一名工人死亡。事故具体经过显示,在焊接作业期间,由于旧碱罐与氨罐存在管线连接,导致氨气渗漏,工人闻到强烈氨味后停止工作并汇报。下午2点30分左右,罐体内液体溢出且未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随后焊工点燃焊枪时罐内发出放气声并喷出白色液体,最终引发剧烈爆炸。罐盖被炸飞20.8米远,一名正在罐顶作业的仪表工不幸遇难。事故原因分析指出,动火票管理不当、安全措施缺失以及作业人员素质低下是主要原因。事故教训强调必须严格管理动火票,确保所有涉及运行工艺管线、容器、机泵等设备的用火作业前,相关人员必须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并对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进行确认。
《531容器爆炸事故》适用于石油化工、化纤及其他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的行业领域。特别是那些需要对旧设备进行改造或维修的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管理。该文件特别适合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车间主任、项目负责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操作人员阅读。通过学习该案例,相关人员可以提高对动火作业风险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动火票办理流程及施工中的安全检查要点,从而有效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