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防控奶牛乳房炎技术规程DB13T5583-2022.pdf
-
资源ID:222120
资源大小:301.4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噬菌体防控奶牛乳房炎技术规程DB13T5583-2022.pdf
《噬菌体防控奶牛乳房炎技术规程》讲解了噬菌体用于防控奶牛乳房炎的详细技术和流程。该规程涵盖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噬菌体制备及防控措施等关键内容。在病原菌分离鉴定方面,文件依据相关标准规定了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常见致病菌的采集与鉴定方法,确保准确识别引发乳房炎的病原体。对于噬菌体混悬液的制备,从污水中收集样本,经过离心、过滤等处理步骤后,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特征,筛选出能够有效对抗多种病原菌的宽谱噬菌体。接着,详细描述了如何将这些噬菌体制成适宜保存和使用的混悬液,包括培养条件、浓度调整以及污染检测。最后,在防控部分,文件不仅强调了环境净化如牛舍清洁、阳光充足等基础措施,还特别指出针对奶牛乳头部位的具体操作,例如挤奶后使用碘液消毒再浸入噬菌体混悬液中;同时对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以保障整个防控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噬菌体防控奶牛乳房炎技术规程》适用于奶牛养殖业,尤其是那些面临由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乳房炎问题的养殖场。此规程为兽医技术人员、奶牛养殖户提供了从病原菌鉴定到噬菌体制备,再到具体防控措施实施的一整套科学指导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从而提高奶牛健康水平,保障牛奶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