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规范DB13T5548-2022.pdf

    • 资源ID:222223       资源大小:299.8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规范DB13T5548-2022.pdf

    ICS 73.020 CCS D 10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5482022 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规范 2022-02-28 发布 2022-03-3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5548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省矿井物探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焕玉、张党育、贾靖、李智文、李玉宝、沈金松、易晓峰、牛银海、王克新、刘芳亮、王伟、周杰民、郭培鹏、李红芳、牛清华、刘艳、高飞、甄正强。DB 13/T 55482022 1 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井下槽波地震探测中的方法选择、设计规范、参数设置、施工技术要求和采集操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井下煤层内地质构造探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槽波地震探测 in-seam seismic(ISS)利用在煤层(作为低速波导)中激发和传播的导波以探查煤层不连续性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槽波地震探测观测系统 in-seam seismic layout 在槽波地震探测中,描述煤矿井下震源激发点和接收点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的布置方式。双分量检波器 dual-component detector 可以同时记录质点运动的两个垂直分量(X、Y)的检波器。4 总则 槽波地震用于探查变化幅度大于 1/2 煤厚的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分为透射法、反射法、透射-反射联合探测法。透射法探测距离为煤厚的 200 倍左右,用于探测工作面内部的地质异常体。反射法探测距离为煤厚的 100 倍左右,用于探测煤巷两侧的地质异常体。透射-反射联合探测法用于探测工作面内部复杂的地质异常体。5 槽波探测方法 透射法 激发点(炮点)布置在工作面的一条巷道内,数据采集站布置在工作面的另一条巷道和切眼内,接收来自炮点激发的地震透射波信息,示意图见图1。DB 13/T 55482022 2 S 激发点R 接收点切眼巷道1巷道2工作面345612312 图 1 透射法激发点和接收点布置示意图 反射法 激发点与数据采集站布置在同一巷道内,接收来自煤层内的地震反射信号,示意图见图2。S 激发点R 接收点123巷道1234探测区域 图 2 反射法激发点和接收点布置示意图 透射-反射联合探测法 地质构造复杂情况下采用以下三种探测模式:a)单发双收 激发点在工作面一条巷道布置,数据采集站在工作面两条巷道布置,示意图见图3;123S 激发点R 接收点切眼巷道1巷道2工作面12341234 图 3 单发双收激发点和接收点布置示意图 b)双发单收 工作面两条巷道均布置激发点,一条巷道布置数据采集站,示意图见图4;DB 13/T 55482022 3 123S 激发点R 接收点切眼巷道1巷道2工作面1234123 图 4 双发单收激发点和接收点布置示意图 c)双发双收 工作面两条巷道均布置激发点及数据采集站。123S 激发点R 接收点切眼巷道1巷道2工作面12341231234 图 5 双发双收激发点和接收点布置示意图 6 槽波地震探测数据采集 确定探测方案 根据探测目的、地质条件、工作面参数等资料,确定探测方法及施工方案,物理点密度和探测精度符合煤矿安全生产需要。现场施工布置 6.2.1 炮眼和检波器孔位置在煤层中间,垂直巷道走向。6.2.2 检波器 X 分量平行煤层面。6.2.3 炮间距、道间距不大于 20m。6.2.4 炮眼、检波器孔深度为 2m。6.2.5 炸药量选用 150g300g 每炮。6.2.6 选用同一段雷管。6.2.7 施工试验炮 12 个。设备连接与检测 6.3.1 检波器连接数据采集站,并通过数据传输电缆将数据传输至中心站。6.3.2 探测距离较长时,数据传输电缆通过中继站进行接力传输。6.3.3 触发单元连接数据传输电缆。6.3.4 确认设备连接正常,数据采集站、触发单元进站。6.3.5 设置采样间隔、采样时间。6.3.6 触发采集试验炮,确定炸药量。数据质量保障措施 6.4.1 保证现场停工停电,无闲杂人员,杜绝人为震动噪音干扰。6.4.2 触发激发点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进站后进行下一激发点触发。DB 13/T 55482022 4 6.4.3 出现废炮未接收到数据时,应在废炮附近补充激发点。6.4.4 对采集数据进行备份以防丢失。施工安全措施 6.5.1 保证现场通风良好,瓦斯浓度低于安全预警值。6.5.2 放炮做到一炮三检,确保

    注意事项

    本文(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规范DB13T5548-2022.pdf)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