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讲解了氨岗位在职业卫生方面需要遵循的具体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措施。操作工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并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和操作室需保持良好通风,确保空气流通以减少有害物质积聚。规程强调对生产现场的经常性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风险。操作人员要按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不得擅自拆卸检修设备,遇问题应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针对氨接触后的紧急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20分钟;吸入时应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并根据情况提供湿化空气或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食入则需饮用牛奶且有腐蚀症状时避免洗胃,均应及时就医。此外,工作场所应依据国家标准GBZ158设置化学品危害警示标识和应急救援措施。
《氨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适用于从事氨相关工作的企业单位及操作人员。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化工企业中涉及氨生产和使用的部门,如化肥制造、制冷剂生产等行业的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监督人员。该规程为这些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操作指导和安全保障,确保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