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讲解了化学危险品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处理方式。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其爆炸、易燃、毒害、腐蚀和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和保管过程中,容易因外界因素如日晒、雨淋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文章指出,大多数事故源于操作、保管和运输人员对危险品性质的不了解。针对夏季高温高热的特点,文中强调了经营危险品商店和门市部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固体分解自燃和铁桶“鼓桶”炸裂等问题,并禁止超量存放危险品、使用明火或电热设备以及销售带气钢瓶等行为。对于加油站,应重点加强火源管理和防静电、雷电措施。仓库保管员则需熟悉库内物品性质,严格执行防火制度,控制库内温度并采取防潮降温措施,避免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安贸危险品仓库事故案例证明了正确储存的重要性。此外,夏季运输时应对遇热受潮易引起事故的化学品选择夜间运输或采取隔热防潮措施,进入危险品仓库的货运汽车排气管需装火星熄灭器,保持适当距离且不得在库内检修。最后,文章重申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消防专业知识,领导层要加大基础建设投资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以及时整改隐患。
《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适用于涉及化学危险品的各类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加油站以及其他相关行业。无论是从事危险品生产加工的一线工人,还是负责危险品销售、运输、储存的管理人员,乃至接触危险品的普通公众,都应当认真学习本文内容,提高对化学危险品特性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安全管理方法,预防事故发生,保障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