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矿井防治水措施》讲解了新建矿井在基建过程中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进一步查明以及提高对防治水工作的认识,确保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和文件精神,坚持水患隐患不解除不生产的理念。文中详细描述了为预防突水事故而成立的防治水领导机构及其成员构成,并明确了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文章强调了地面防治水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洪沟等在内的地面防排水措施。对于井下防治水,文档首先指出需通过勘测来查明地下水源情况并确定积水线、探水线与警戒线。它还规定了井下生产必须遵循“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并列举了需要停止掘进进行探水的情况。此外,文档还特别说明了探水前后的注意事项,例如加强支护、检查排水系统、设置套管及确保通讯畅通等。关于放水(疏干),文档介绍了直接放水、先堵后放等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含水层。同时,针对放水过程中的积水量估计、控制放水数量及流量、监测有害气体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指导。文档还提到了留设防水煤柱的目的和分类,以及截水和堵水的具体措施,如设置水闸门或水闸墙、注浆堵水等。
《煤业矿井防治水措施》适用于新建煤矿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简单偏中等水文地质类型区域的企业。该文档为煤矿管理层提供了全面的防治水工作指南,帮助他们理解如何组织和实施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以保障矿井的安全运营。此外,文档也适用于参与煤矿建设、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以及负责日常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按照规范操作,有效防范水害风险,减少因突水引发的重大灾难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