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巷电机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运输大巷的净高及两侧空间的具体要求,规定了轨道运输巷的一侧管道和电缆的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米,并且在道面起1.6米的高度内必须留有0.8米以上的人行道。文件还强调了双轨运输巷道中两列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对开时不小于0.2米,在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小于1米。文档指出电机车司机与跟车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熟悉工作范围内的巷道情况,并随时关注轨道和巷道顶板变化。文中提到司机进班前要检查电机车各部件,确保灯、闸、警铃等设备正常运行,防爆性能完好,驾驶室安全可靠。此外,更换蓄电池插销连接器保险时需戴好防护手套,严禁用其他金属物品替代保险。对于列车或单独机车的照明装置,前有照明后有红灯是基本要求。口哨信号用于表示停车、前进、倒车等指令。跟车工需认真检查车辆组列、装载情况,排除隐患后再连接车辆。未接收到跟车工的信号指令,司机严禁私自开启电机车。行驶过程中,司机和跟车工应时刻注意观察前方和其他地点的情况,以确保行车安全。当接近特殊地段或遇有人、有机车等情况时,必须减速并发出警号,控制速度不超过1米/秒。道岔处安装岔位指示器,以防止车辆误入错道。通过风门时,跟车工负责打开风门并垫支牢靠,机车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不允许同时打开两道风门。出现故障或危险情况时,司机必须紧急停车并向井下运输调度员汇报详情。电机车司机不得擅自离开司机室,暂时离开时要切断电源并采取防溜车措施。使用电机车时避免蓄电池过放电,充电工需按规程操作天车进行电池更换,确保人员远离电池箱,操作天车时精力集中。
《大巷电机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及其他矿山行业的大巷电机车运输作业,包括但不限于井下电机车司机、跟车工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该文档旨在为这些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指导,以确保大巷电机车运输的安全性。它不仅适用于日常运输作业,也适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通过对运输大巷的空间要求、人员资质、设备检查、信号指令、行车安全、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的详细规定,保障了矿山内部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了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