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讲解了正丁醇作为一种无色且具有刺鼻酒精气味液体的多种用途、物化性质及其潜在的危险性。该物质不仅用作增塑剂原料,还在丁醛、丁酸、丁胺等有机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可用作油脂萃取剂。其相对密度为0.8098,熔点-89.5℃,沸点117.2℃,折射率1.3993。临界温度287℃,临界压力4.9106帕斯卡,在20℃时蒸气压达到557帕斯卡,蒸气相对密度为2.6,可与水、醇、醚、酮和苯类混溶。文档指出其易燃特性,受热或遇明火存在火灾爆炸风险,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范围在1.4%至11.2%,闪点29℃,自燃点343℃。高热下分解产生有毒烟雾,接触氧化剂反应强烈,受热容器可能爆裂。毒性方面,对眼睛、鼻、咽黏膜有刺激作用,反复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脱屑、皲裂甚至皮炎湿疹,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麻醉效应。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中毒及容器爆裂,文件提出了相应的消防方法、急救措施以及储运要求,包括使用抗溶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工具,对吸入蒸汽者迅速转移并保暖休息,眼部接触用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皮肤接触先冲洗再用肥皂清洗,误服需漱口饮水后送医,强调包装时采用玻璃瓶外木箱内衬松软材料或铁桶装(禁用铝桶),储存条件要求阴凉通风远离火源,运输过程避免日光直射和轻拿轻放,泄漏处理时切断火源并做好防护。
《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适用于涉及正丁醇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的企业和个人。对于从事化学合成、增塑剂制造、油脂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此外,任何可能接触到正丁醇或者参与处理正丁醇相关事故的人员,例如消防员、急救医护人员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也应了解本文件内容,确保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能够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保障自身安全和公共环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