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易燃液体灌装设施的改造》讲解了在灌装桶装易燃液体过程中,由于液体流动产生的静电如果不能及时导出,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文章通过2008年某溶剂公司在灌装乙酯时发生的火灾案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分析得出流速过快是导致大量静电产生并无法及时导除的主要原因。文中指出改进方案为降低液体流速,采用高位槽自流灌装的方式,并对成品装卸设施进行改造,包括将泵及开关按钮移至现场以便紧急情况下快速关闭电源,避免更大事故。同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成品灌装制度,从运输车辆检查、人员着装要求到具体操作规范,以及夏季高温时段禁止灌装等措施,确保灌装过程的安全。改进后,液体在管道中流动产生的电荷密度显著降低,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还减少了泄漏点和维修量,节省了能源,使得灌装过程更加平稳,液体喷溅减少,味道减轻,阀门损坏率也有所下降。
《桶装易燃液体灌装设施的改造》适用于涉及桶装易燃液体灌装作业的企业或工厂,特别是那些使用泵输送方式进行灌装操作的地方。这不仅限于生产醋酸乙酯、丁酯等化学品的企业,还包括所有可能面临类似安全隐患且需要提高安全标准以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行业。对于从事危险化学品储存与运输业务的相关单位而言,该文档提供的经验和改进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其优化自身设备和技术流程,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