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作业的动火要求》讲解了石油化工装置在检修过程中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和具体措施。由于石油化工装置内部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料,即使经过处理,仍可能存在死角,因此对动火部位和地区必须严格按动火要求采取措施并办理审批手续。动火审批需考虑动火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两个方面,确保生产单位负责人检查、落实措施后签发动火证。动火人须确认防火措施到位,否则有权拒绝动火。动火监护人应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并在动火前检查防火措施,在动火和监火过程中随时关注环境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动火。此外,电焊作业需注意防止触电,确保工具绝缘良好,电焊机壳接地良好,电线无破损,并在潮湿环境中采用绝缘衬垫。电焊与气焊在同一地点作业时,设备和把线应保持至少5米距离。对于气焊及气割作业,《检修作业的动火要求》强调乙炔瓶的安全使用规范,如垂直放置、避免高温曝晒、禁止剧烈震动和撞击等。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表面温度不超过40度,瓶阀冻结时严禁用明火解冻,乙炔瓶与明火、热源的距离应大于5米,减压器连接牢固可靠,且低压工作压力不宜超过0.098MPa。同时,乙炔瓶用完前应保留最低余压值,以减少丙酮损失。
《检修作业的动火要求》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各类企业,特别是在进行设备检修、改造或维护时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场景。该文件为相关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提供了详细的动火作业指导,帮助他们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确保安全操作。尤其是涉及电焊、气焊及气割等高风险作业的员工,能够通过此文件了解具体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此外,该文件也适用于安全监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依据,保障企业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开展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