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讲解了生产过程中因对氮气特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强调了重视氮气安全使用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氮气作为无色、无味、无嗅的惰性气体,在空气中占比78.1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95.80℃。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当其浓度升高导致空气含氧量降低时会引发窒息。文中详细描述了氮气的生产方法,包括利用低温精馏从空气中分离氮气的过程,并列举了氮气在工业中的多种用途,如仪表吹扫和气封等。文章分析了氮气窒息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归结于生产装置泄漏、安全装置失灵以及检修过程中的防护不当。窒息机理方面,当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8%时就会发生窒息,而氮气本身对人体并无直接危害,但在高浓度下可使人失去自救能力甚至死亡。文章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具体展示了氮气窒息的危害:莱芜钢铁总厂6名工人因操作失误进入高氮低氧环境后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其中3人一度昏迷;太原钢铁厂的一名工人在检修煤气管道时因氮气吹风后立即进入管道工作而失去知觉,幸得及时救治才脱离危险。
《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适用于涉及氮气生产和使用的各类工业企业,特别是冶金、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中的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氮气的特性和潜在风险,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该文档对于从事氮气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以及安全管理负责人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识别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同时,该文档也适合用于企业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