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回收》讲解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组分及残液形成的原因。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构成,这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多为气体,而C5及其以上的成分不易汽化,成为残留在钢瓶中的液体,即残液。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残液与硫化物及水分共同滞留在容器中带来的安全隐患,强调了残液必须密闭回收的重要性。对于残液回收工艺,文中描述了压缩机回收法和烃泵回收法两种主要方式。压缩机回收法又分为正压回收法和负压回收法,其中正压回收法通过向空瓶内注入气态液化石油气使压力升高,促使残液流入储罐;负压回收法则通过降低残液罐内的压力来实现残液回收。烃泵回收法则包括泵和喷射器回收法以及中间聚集器回收法,前者利用泵出口管上的喷射器产生负压将残液抽入储罐,后者借助钢瓶内的剩余压力先将残液压入聚集器,再由烃泵抽至残液罐。上述方法均有效解决了液化石油气残液的安全处理问题。
《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回收》适用于从事液化石油气储存、运输及销售的企业和个人,特别是涉及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供应站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它不仅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残液回收操作指南,也为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该文档对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也有重要参考价值,确保液化石油气残液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