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防治措施》讲解了职业病广义与狭义概念,以及预防、治理和治疗职业病的重要性。文中描述了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或条件,这些都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类型。文章中详细列举了几种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常遇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金属、粉尘、有毒气体和其他化学品等化学物质,以及高温、噪声、辐射等各种物理性、生物性和过程相关的有害因素,并指出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会增加职业病的风险。文件特别强调了各种类型粉尘的特点及其产生场所,深入剖析了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方式,进一步解释生产过程中接触有毒物质后毒物进入人体的常见渠道——呼吸道、皮肤与消化道的具体机制。该文档对于理解职业病的发生机理和有效实施防范措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了解原材料特性对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防治措施》适用于所有可能涉及职业病风险的企业和机构,尤其是那些工作环境中存在潜在有害物质或环境的企业单位,例如矿山开采、化工制造、建材工业以及制药行业等重污染、高危险的领域。该指南旨在帮助用人单位和员工识别工作场合中的主要职业健康威胁,并采取相应策略加以缓解。无论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乃至个体经营者,只要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可能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危害因素,均可依据本文件所提供的指导来提升劳动卫生防护水平,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