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方式》讲解了球墨铸铁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匀形成的内应力以及相应的消除方法。文章描述了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两种释放应力的方式,其中人工时效是通过将铸件加热到大约500-560度保温后随炉冷却,而自然时效则是在室外存放6-18个月让应力自然释放,但效率较低。文档还介绍了为改善铸铁件整体性能的各种热处理手段,如消除白口退火、提高韧性球墨铸铁退火、正火提高强度、淬火及回火处理等。对于消除白口退火,需要将铸铁件加热至880-900度并保温一定时间,使渗碳体分解成石墨,以降低硬度便于加工。提高韧性的球墨铸铁退火需重新加热到900-950度,并让基体中的渗碳体分解出石墨,转换为铁素体。正火则是将基体组织转换为细珠光体,提升强度。淬火加低温或高温回火可分别用于制造高硬度且耐磨的轴承部件或具有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轴类零件。此外,等温淬火可使基体组织变为下贝氏体,极大提高强度和韧性。表面热处理方面,感应加热淬火、激光加热淬火、软氮化等工艺能够显著增强铸铁件表面的抗磨损能力。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方式》适用于从事球墨铸铁生产制造的企业技术人员,包括铸造工程师、热处理工程师及相关质量控制人员。它也适合于机械制造行业中涉及球墨铸铁材料加工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曲轴、连杆)、轴承以及其他对强度和耐磨性有较高要求的机械零件制造商。此外,该文档还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球墨铸铁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