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安全知识》讲解了硫酸的基本信息、危险性概述及其应对措施。该文档指出硫酸的纯品浓度在95%-98%之间,其国家应急电话为(0532)3889090和(0532)3889191。硫酸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包括吸入、食入等。它对皮肤、粘膜等组织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能引起严重健康问题,如失明、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此外,还描述了硫酸对环境无危害但助燃且与易燃物接触可能发生剧烈反应。针对硫酸的接触,提供了详细的急救措施,例如皮肤接触时应脱去污染衣物并用肥皂水及清水冲洗;眼睛接触需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则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食入后应漱口并饮牛奶或蛋清。对于消防措施,强调了硫酸与易燃物和有机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并指出了有害燃烧产物为氧化硫以及灭火方法是使用沙土而非水。泄露应急处理部分说明了疏散人员、切断火源、使用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等步骤。操作处置与储存方面,要求硫酸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碱类、金属粉末等物质。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板块提到了最高容许浓度为中国MAC 2mg/m³,强调了工程控制的重要性,如密闭操作、注意通风等。理化特性中提到硫酸是无色透明液体,熔点10.5℃,相对密度1.83,沸点330.0℃。稳定性与反应性部分明确了硫酸稳定,禁配碱类、碱金属等。毒理学资料展示了大鼠经口LD50值为2140mg/kg。废弃处理规定其为非危险废物。运输信息中,硫酸被归类为危险货物编号81007,UN编号1830,包装标志20。法规信息表明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其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硫酸安全知识》适用于涉及硫酸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化工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那些从事硫酸相关操作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管理负责人。此文档旨在提高这些人员对硫酸特性和潜在风险的认识,指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同时,它也是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资料,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如何安全地处理硫酸,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对于环境保护部门来说,这份文档也有助于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