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行为评价研究》讲解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对从业人员生命健康、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稳定带来的严重威胁。论文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安全行为角度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用于评估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行为水平。文中界定了安全行为的概念、分类及行为主体,并分析了代表性事故致因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启示。通过文献梳理与专家访谈,构建了包含组织及员工安全行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设计出安全行为初始测量量表,经过信度及效度检验后形成了正式测量量表。最后,基于安全行为的模糊性和测量过程的灰色性,提出了基于混合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两阶段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可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强化群体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主要结论包括构建了涵盖预防行为、施工过程管理行为、事故管理行为、员工个体行为和员工群体行为等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了预防行为的重要性,如安全设施配置、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指出员工群体行为安全与个体行为安全同样重要;确认了行为测量量表的行业适用性及引用时需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实践意义。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行为评价研究》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特别是项目管理者、安全监督人员和技术经济管理人员。该研究成果为这些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和改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此外,对于从事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学者,本论文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际案例参考,推动了建筑安全管理理论的发展。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可以借鉴此研究结果,制定更合理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政策和标准,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