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及各部门职责》讲解了企业内部针对不合格品管理的系统化方法,包括其目的、定义、范围以及具体操作流程。文章指出,通过识别、区隔、风险评估和重新处理不合格品,防止非预期使用或流入客户手中,确保品质系统的正常运作。文中详细定义了不合格品及其相关术语,如返工、修理、挑选、报废等,并阐述了从进料到成品出货各阶段的不合格品控制措施。对于进料品质异常,质量部设计抽检方案并执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时会进行批退、供应商挑选或代为挑选等处理方式;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则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由相关部门共同评估后决定停线与否,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返工、修理或其他处理手段;成品或出货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OQC将阻止产品出货,并启动相应的不合格品处理程序。此外,面对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企业会依据既定流程迅速响应,检查库存并妥善处理涉及的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及各部门职责》适用于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那些对产品质量有严格要求的企业,如电子制造、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该文档不仅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不合格品的整体框架,也为质量部、生产部、工艺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一线员工明确了各自在不合格品控制过程中的具体任务与责任。通过遵循这一流程,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因不合格品带来的损失,增强客户满意度,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