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讲解了生产装置检修作业中的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转动设备检修作业、高处检修作业以及动火检修作业的作业风险与相应的安全措施。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中,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对作业人员肢体、衣物、工具产生损坏,并造成环境污染。针对此,要求检修前排净介质并办理作业许可证,作业时穿戴劳保用品、防止低洼处积液等。转动设备检修作业指出误操作电、汽源产生的误转动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设备较重时易发生机械伤害。为应对这些风险,强调系统隔离、切断电源、设置标示牌等安全措施。高处检修作业提及高于正常工作位置容易引发坠落事故,规定需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使用合格的安全带、梯子等用具,避免夜间作业或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并且保持作业现场的监护与联络。动火检修作业描述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可能造成烫伤、火灾、爆炸等危害,提出动火前隔离系统、清除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等一系列预防措施,确保动火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适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等多个涉及危险介质处理、大型机械设备维护以及特殊环境下的工业企业。它为所有参与上述四种检修作业的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包括但不限于工艺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检修工人以及辅助工作人员。文档不仅有助于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也为新入职员工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