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讲解了该纪念日的设立背景与意义,强调其旨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国务院因此决定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元素,象征着保护、希望与团结。文档回顾了中国百年来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如1920年的海固大地震(8.5级)、1976年的唐山地震(7.8级)等,并指出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设立此日是为了唤起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普及避灾自救技能,提升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适用于各级政府机构、学校、社区及企业等组织。它帮助这些单位和个人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历史与现状,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人们在面对地震等突发灾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从而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推动全社会共同构建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