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筑工程质量多类事故案例分析.pptx

    • 资源ID:262129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9.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工程质量多类事故案例分析.pptx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钢筋配置不当事故案例,某百货大楼一层橱窗上设置有挑出1200mm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雨篷,如图2、36(a)。待到达混凝土设计强度拆模时,突然发生从雨篷根部折断的质量事故,呈门帘状如图2、36(b)。,事故分析,受力筋放错了位置(离模板只有20mm,如图2、36c)所致。原来受力筋按设计布置,钢筋工绑扎好后就离开了。打混凝土前,一些“好心人”看到雨篷钢筋浮搁在过梁箍筋上,受力筋又放在雨篷顶部(传统的概念总以为受力筋就放在构件底面),就把受力筋临时改放到过梁的箍筋里面,并贴着模板。打混凝土时,现场人员没有对受力筋位置进行检查,因此发生上述事故。,梁根断裂事故九,该工程某县公路段的机修车间(底层)和宿舍,为2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556m2,屋顶局部平面与剖面见图3-62 屋顶层的挑梁尺寸与配筋情况见图3-63,混凝土C18,在拆模时发现7根挑梁根部断裂。,事故九原因分析,1、混凝土实际强度无试验资料,发现混凝土密实度特别差,有特别多空隙,当时的水灰比不是由试配决定的。2、挑梁的主要受力钢筋严重往下移位 3、悬挑部分比设计要长 4、屋面超厚,自重加大。5、拆模时间过早,梁开裂事故四,某工程为混合结构,屋盖采纳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梁跨度9m,为矩形截面,高800mm,宽400mm,混凝土为C18。配筋情况为:梁跨中受力钢筋4 25,支座受力钢筋2 18,浇筑后14d拆模,发现梁上由0、1-0、35mm宽的裂缝,事故四原因分析,规定中大于8m的梁,拆模时的强度要达到100%才能够,而现实才达到80%,因此因强度不足导致开裂。,楼板开裂事故三,某学校为3层混合结构,纵墙承重,外墙厚37cm,内墙厚24cm,灰土基础,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在装饰工程时发现大梁两侧的混凝土楼板上部普遍开裂,裂缝方向与大梁平行,凿开后发现负钢筋被踩下。,事故案例三 原因 分析,1、施工方面 1)浇筑混凝土时,把板中的负弯矩钢筋踩下,造成板与梁连接处附近出现通长裂缝 2)混凝土每立方用量少于250kg 3)在第二层楼盖浇筑后没达到规定强度,就在其上堆放施工工具,导致荷载超载。4)混凝土在冬季施工而没采取任何施工措施。2、设计方面 1)对楼板的荷载计算错误 2)梁箍筋间距太大,拆模过早引起的倒塌,事故概况某轻工厂为二层现浇框架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单位在浇筑完首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吊装完一层楼板后,接着施工第二层、在开始吊装第二层预制板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将第一层的大梁下的 立柱拆除,以便在底层同时进行装修,结果在吊装二层预制板将近完成时,发生倒塌,当场压死多人,造成重大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经调查分析,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底层大梁立柱及模板拆除过早、在吊装二层预制板时,梁的 养护只有3天,强度还特别低,不能形成整体框架传力,因而二层框架及预制板的重量及施工荷载由二层大梁的立柱直截了当传给首层大梁,而这时首层大梁的强度尚未完全达到设计的强度C20,经测定只有C12、首层大梁承受不了二层结构自重及结构辎重而引起倒塌、,混凝土受冻害事故,某省一综合加工楼,五层楼,砖混结构,砖墙承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在浇注混凝土时正值冬季、但施工队缺乏冬季施工措施,在拆模后发现冻害严重、具体表现在1板面混凝土层剥落、板面疏松用铁器或木板刮时,表层纷纷剥落,有的外露石子,用手能够挪动,结构疏松;2混凝土强度严重不足、原设计混凝土为C25,实测强度大都在C10C13之间,个别的仅为C6,3表面裂缝遍布,参看图,混凝土受冻害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显然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受了冻害、这从取样混凝土中,发现骨料表面有明显的结冰痕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随着温度的 减低而减弱,水结冰则水化反应完全停止、水的冰冻温度为0度,但在混凝土混合物中总有一些溶解物质,水的 结冰温度要低于0度,约在-1-4度、在低温环境中浇筑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在硬化前受冻,水化反应特别弱,同时新形成的水泥水化物的强度弱,水结冰冻胀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因而强度严重不足、,屋面倒塌事故,广西某车间为单层砖混结构建筑,车间平面示意见图3-59,车间檐高为5、87m,屋面大梁梁底板高为5m、屋面采纳预制空心板,搁置在屋面大梁上,屋面大梁之间设有四道连系梁。大梁荷载传递到砖柱(490mm*870mm)砖壁柱(490mm*620mm)在拆除大梁模板和支撑后,发现屋面工程全部坍塌。,事故原因分析,检查未发现设计问题。而施工方面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到施工技术管理都存在严重问题,因而造成工程质量低劣,施工时因放线不当引起事故案例,重庆市某临街建筑底层为商店,2层以上为宿舍,系6层砖混结构,横墙承重。设计要求底层墙厚为37cm,2至6层为24cm、底层与标准层局部平面,剖面见图22。考虑到构件的统一和建筑外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工程质量多类事故案例分析.ppt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