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运行相关专业术语》讲解了汽轮机性能评估和关键运行参数的重要概念,以及热力学基础在电厂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该文档解释了汽耗率是机组每生产 1kW.h 的电能所消耗的蒸汽量,指出其单位为 kg/(kW.h)。文中说明对于不同类型或参数不同的汽轮机不能简单地使用汽耗率来进行经济性比较。同时,《电厂运行相关专业术语》描述了热耗率为机组每生产 1kW.h 电力消耗的热量,单位为 kJ/(kW.h),适用于不同参数的汽轮机经济性评价,并且揭示了两者之间的计算关系:热耗率=汽耗率×(锅炉出口蒸汽焓-锅炉给水焓)。
文档也探讨了绝对压力和表压力的定义及其数学关联,即绝对压力等于表压力加上当地大气压力,并结合凝汽器真空、大气压力、汽轮机排汽压力对这二者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对于湿饱和蒸汽和干饱和蒸汽,文档详细地区分了两者的区别,并引入了蒸汽干度的概念。进一步定义湿度作为含水量与总重量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关于过冷度与过热度的概念,《电厂运行相关专业术语》通过温度差异来表述两种特性,并且解释如何随压力变化而发生变化。此外,还分析了凝汽器端差和加热器端差,分别指两个不同的温度差。文档中还特别提到了最佳真空状态,指出为了最大化效益应选择最优真空条件。换热方面的知识涵盖了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机制。最后,文章讨论流体力学中的层流、紊流状态,以及用以判断二者过渡的关键指标雷诺数。
《电厂运行相关专业术语》适用于从事电厂设计、运行和技术管理的人员。包括发电企业中的运行工程师、技术经理、安全管理人员、检修班组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尤其针对火力发电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此文献也可作为能源动力专业高校学生的参考教材,为其深入理解发电机组运行机制和优化控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同时适用于参与设备调试安装的技术工人,帮助他们掌握更为精确的专业术语和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