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环境条件》讲解了室内环境中影响人体舒适感的各项指标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对能为多数健康成年人所接受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详细规定,适用于海拔3000m以下,且人在该环境下停留超过15分钟的情形。该文件引入和定义了一系列关于热环境的专业术语,如适应模型、空气速度等。此外,文中明确了制定热舒适的条件,考虑了人体代谢率、服装保暖性能等多个因素,强调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决定个体对于周围温度的感觉。为了保证适用性及准确性,文件引用并整合了多项国内国际权威热工学标准的内容,如GB/T 18048有关代谢率测量以及ISO 7726关于热环境中所需仪器的规定,确保在实际操作中有科学可靠的方法去评估一个具体地点的热条件。它不仅阐述了在何种情况下热环境是令人舒适的,并提出了计算作业温度的非规范附录以提供补充信息。整体而言,该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来保障居住与工作场所拥有合适的热条件。
《室内热环境条件》适用于设计、评价室内居住和办公空间的工程师、建筑师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这些人员可以通过遵循标准中提出的原则,确保其规划的空间达到舒适安全的标准。同时,也适合于那些参与建筑设计与改造项目中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可利用其中的数据与规范确保新建或翻新后的建筑能提供给居住使用者一个健康适宜的小气候。另外,在制造取暖与制冷设备行业的人士亦能根据此标准了解如何优化产品的性能,使其更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以期达到最佳的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