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接地装置管理规范》讲解了煤矿井下所有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及拆除等全周期管理,明确了一系列确保电气设备正常接地操作的规定和措施,强调保护与辅助接地的重要性。保护接地避免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后可能在金属外壳或电缆上生成危险电压从而导致人身触电事故,要求电压超过36V以上的特定部件如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钢带等必须连接接地网实现保护。文件规定了各需装设局部接地极的地点,包括但不限于采区变电所、装有电器设备的硐室和单独放置的高压电器设备位置等。此外指出移动和手持式电器设备须与接地方案有效相连并独立于其他电器的接地部分,对接地引线的具体链接方式做了要求,并设定从局部接地装置测得的接地电阻值标准上限。同时文件针对泵房水仓和变电所两类特殊区域给出了更详细的关于主接地极制作安装尺寸、材料选择和施工流程的要求。这些措施有助于保证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矿下设施稳定运营。
《煤矿井下接地装置管理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涉及煤矿井下作业的企业,尤其是存在大量电器设备运转场景的场所,如地下煤炭开采中的变电所、采煤面、运输线路沿线的各种机械装备站点。此规范对于新建设、正在生产和将要停产整顿期间的所有具备相关电气系统的矿业生产单位同样重要。它是这些企业制定内部安全管理手册时的关键参考资料,在执行电气安全检测、隐患排查治理任务方面起指导性作用,也是行业监督部门对矿下接地安全状况审查评价的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