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讲解了系统安全工程是应用科学和技术来识别、评估及控制危险源的领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文章首先介绍危险源辨识的概念,指出现有辨识方式主要包括根据历史事故经验判断与现场检查,强调了该环节的重要性,并提出辨识时需依赖系统构造性能及其操作维护的知识。文中划分了两种危险源辨识法:一种为对照法,对比标准规程或依据过往经验辨别;另一种则是更复杂的系统安全分析,针对新开发或复杂的系统,能深入挖掘未知事故风险。
《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描述了危险源控制作为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消除风险的重要工作,从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探讨了约束限制能量的安全技术和预防事故扩大造成更大损失的方法。同时指出,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优化人的行为规范以及提升环境和物的因素管理水平,以达成全面控制系统风险的目的。危险性评价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危险源固有属性作出评定,另一方面考量已有防控措施的效果。文章认为基于有限资源情况下,应当聚焦在高风险因素的治理。此外提及到实施过程中这三个步骤并不是截然分开独立运作,而是一个相互交织进行的过程。
《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适用于各类工业生产企业及相关安全监管机构。无论是制造业中的化工制药工厂,还是建筑施工单位,甚至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物流仓储,任何涉及系统运作且面临潜在风险挑战的企业都能从中获取知识支持。尤其是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工程师群体,以及相关行业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等专业人士,在规划生产设施布局、制定安全生产流程制度或是开展风险管控专题研讨活动中可参照本文指导原则提高作业安全保障水平,促进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