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讲解了电流通过人体对人类造成有害影响的具体机制和因素,描述了电流作用于人体可能引起的如刺痛、痉挛、昏迷乃至心律不齐和心室颤动等严重生理反应。文件明确了电流大小、持续时间、通过的途径、电流种类、电压水平以及人体状况六个主要方面与电击伤害严重程度的关系。对于工频电流,依据其造成的不同生理现象定义了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的概念并提供了量化值,强调成年男性和女性以及儿童对这几种电流的耐受度存在差异。关于通电持续时间的影响,则指出随着时间延长,人体电阻降低进而使通过的电流增加。电流途径上手到脚被认定为最危险,因为该路径直接涉及心脏;从身体部分描述了电流通过脊髓可能引发瘫痪。对于不同类型电流的比较中强调25 - 300Hz交流电最为危险,且随着频率增高危险性下降,但也指出了高压高频电流仍有极大风险。电压章节提及高电压将导致更严重的伤害风险,并说明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设定在一般情况下为36V,在特定潮湿环境下为12V,最后解释人体状态会直接影响电击后果。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适用于电力行业的从业工作者、电气工程师以及其他涉及电力操作人员。文档旨在帮助这些专业人群理解电流对人类健康带来的潜在威胁,从而设计更为安全的工作程序或电气设备,确保工作中人员的人身安全。此文件也有助于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特别是处理电击事故时提供医学参考和支持。任何涉及到电流作业的企业管理层同样可以应用这份材料来制定安全管理规定,提高整体的安全标准,减少电击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职工免受电流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