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讲解了针对煤矿及其他危险作业环境中应急救援设施尤其是避难硐室的管理与维护细则。本规定明确了为了保证应急救援防护体系的安全有效运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管理制度、培训要求及日常维护流程等内容,并阐述了一系列禁止性行为,以确保所有人员在危急时刻能正确使用这些救生设备。它描述了对员工入职前培训的严格规范,涉及从避难硐室的功能原理、操作程序到实际演练,且明确指出要定期测试避难硐室各项性能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同时强调管理人员需将此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和检查范畴,要求必须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如对气体测定仪器定期校准、及时更换急救箱内的过期药物、设置明确的操作说明等细节,从而保障设施的有效性以及逃生人员能够根据正确的指示进行自我保护;文件还特别指明在事故发生时的具体行动步骤,即作业人员应及时采取佩戴自救器并通过预定路线前往就近的避难硐室等待援助;此外,《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提出了针对违反上述规定行为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适用于矿山企业及其他具有类似地下开采环境或存在高风险突发事件可能性的企业组织,例如石油天然气勘探、隧道建设等行业中面临火灾、瓦斯爆炸、一氧化碳泄漏等潜在威胁的场合。对于这些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而言,该制度提供的详细指导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面对突发灾难时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安全避险设施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及其造成的损害程度,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法律和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