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合集10篇).docx

    • 资源ID:289122       资源大小:27.8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9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合集10篇).docx

    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www.aqrzj.com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10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1 篇引言(1)2001 年 4 月 25 日 15 时 30 分,河南信阳市金伦纸业公司锅炉车间外一台钢制常压盐酸贮罐发生爆炸,2 名工人被爆炸冲击波冲起,翻过四层楼的车间掉在距车间 20m 外的平房顶上,2 人当场死亡;经济损失达 20 万元。经过(2)该台钢制常压盐酸贮罐已使用多年,内衬橡胶防腐层已老化破裂,并发生下部腐蚀穿孔盐酸渗漏现象。主管副厂长非常重视,多次在生产安全会上提出建议更换此贮罐。厂生产科安排把此贮罐剖掉更换为玻璃钢常压贮罐。4 月 25 日 15 时 30 分,2 名电焊工携带气割枪站在罐体上对直径为 450mm 人孔端盖螺栓进行切割,当切割至第 12 个螺栓时,突然发生爆炸,2 名工人被炸飞当场死亡。原因(3)经现场分析,引起爆炸的化学物质是氢气。由于橡胶内衬破损,盐酸与钢罐本体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聚集在罐内顶部空间,并与空气混合,在割枪火焰作用下,氢气与空气中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www.aqrzj.com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罐体发生爆炸。教训(4)发生爆炸事故主要是由管理松懈,没有严格按照动火原则进行抽样分析,没有输动火手续,工人违章作业所致。由此告诫人们,在锅炉酸洗过程中也会产生氢气,切莫违章动火或抽烟,以免发生爆炸事故。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2 篇1992 年 4 月 14 日 13 时 30 分,广西第二安装工程公司液化石油气钢瓶分厂副厂长要求工人对一只由用户退回的钢瓶进行修理。该钢瓶瓶体下部有一个深度不超过 1 毫米的凹坑、据用户反映瓶内没有先过液化石油气,工人检查后也认为瓶内无介质。于是即向瓶内充进厂 1.57 兆帕的压缩空气、之后,该厂长即用手中点燃的氧气割枪烘烤加热钢瓶瓶体下部的凹坑部位,目的是想通过加热使其局部强度降低,利用钢瓶里的气体压力把凹坑顶出来。当割枪火焰对着凹坑加热到第三圈还未结束时,钢瓶即发生爆炸。爆炸后的钢瓶分成 5 块,飞出最远的一块飞离爆炸地点13.5 米、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毁坏了车间南北侧的窗玻璃爆炸烧坏了氧一乙炔割枪一氧气胶管,造成 3 人重伤,2 人轻伤。事故原因分析表明: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www.aqrzj.coml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事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厂内关于钢瓶返修制度及程序,轻信用户说钢瓶没有充过液化石油气,只用手感、耳听的方法去检测瓶内是否有气,误认为瓶内无液化石油气。导致违章对残存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用压缩空气加压至1.57 兆帕使瓶内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又违章用明火烘烤,产生爆炸、根据爆炸后的分析,钢瓶内液化石油气占空气的体积比约为 29.6。2事故的间接原因是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因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不齐全,有关规定也执行不力。检验员和安全人员对违章作业没有及时发现和坚决制止。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这次事故是事故责任人违章作业造成的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公司分管安全副经理对安全工作抓得不够,对事故负有间接领导责任、处以月工资额 10的罚款并扣发当月奖金。压力容器制造厂领导对安全工作做得不对,对事故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处以制造厂厂长月工资额 20的罚款,并扣发当月奖金。压力容器厂钢瓶分厂领导在贯彻规章制度上无力安全意识不强,对事故负有一定的直接领导责任,处以月工资额 20的罚款并扣发当用奖金。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www.aqrzj.com钢瓶分厂副厂长是事故责任人,违章作业,对事故负有重要的责任,给予记过一次的行政处分并处以月工资额 20的罚款和扣发当月奖金。检验员对违章操作制止不坚决。作为检验员没有尽职尽责,对事故负有一定的责仕,给予全厂通报批评,处以月工资额 10的罚款和扣发当月奖金。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真正地认识到只有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领导要带头遵守有关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2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3对有可能充过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应以科学的检测仪器和手段认真对瓶内介质进行检测,避免判断错误。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3 篇2005 年 4 月 14 日上午 10 时左右,安徽省某公司机动科组织有关人员(总调度、机动科长、仪表负责人、生产维修工人)共 8 人进入调压站进行气动调节阀更换作业。作业人员首先关闭了管线两端阀门隔断气源,然后松开气动调节阀法兰螺栓,在松螺栓过程中发现进气阀门没有关紧,仍有漏气现象,又用 F 型扳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w

    注意事项

    本文(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合集10篇).doc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