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事故案例》讲解了多起具有代表性且危险性较大的压力容器事故情况。从丁二烯钢瓶的爆炸事例出发,详细记述了一起1990年在北京化工学院发生的爆炸事件,该事故发生在有机实验楼南侧的钢瓶房内。钢瓶中的丁二烯因储存时间过长而发生自聚反应引发猛烈爆炸,导致钢瓶房部分倒塌以及周边建筑玻璃破碎,但由于当时附近无人,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文章深入探究了事故成因:灌装近一年后残留物质在常温下逐步分解形成自由基,自由基积累后引致急剧升温放热,从而加速聚合反应并最终爆炸。同时,阐述了对于事故责任方的责任分析认为,学校方面不存在个人责任,而提出了一些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方法如充装前后彻底清除低聚物、尽量缩短储存时间以及加入阻聚剂等。
另外,通过2017年承德县利汇矿业有限公司吉庆铁矿腾达采区容器爆炸事故,介绍了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缺失引发的一次重大灾难性事件,导致了两人死亡,一人重伤及数百万的直接经济损失。还涉及了该公司未按照程序向相关机构报告事故这一严重违法行为。经过事故调查小组的努力工作,查清事实认定责任。最后给出包括严格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和监督,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等诸多防止类似悲剧再现的改进意见。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适用于压力容器使用、维护和监管部门,也适合于所有与压力容器密切关联行业的从业人员学习。此书可以为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案例素材;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安全特性,掌握风险预防手段;能够引导政府官员及相关监察部门更精准地进行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监管制度。它不仅有助于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能强化其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