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事故案例》讲解了关于液氮这种超低温工业制成品在使用中引发的2008年某照明电器公司发生的惨重爆炸事故,该事故导致2名工人死亡。文章剖析内筒体液氮泄漏至夹层并气化引起外筒体超压破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高温高压、碰撞震动、密封通风不良等因素以及质量、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类似事故的发生,如选材不当、保温失效及附件陈旧等质量问题,还包括储运、使用方式的不合理和液氮泄漏等人为过失问题。同时探讨针对这些安全风险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比如投入与充填前对设备全面检测外壳有无缺陷,在液氮罐外观上进行仔细检查。此外还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维修和人员培训工作对于保障设施长期稳定安全使用的重要性,旨在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养,防范于未然。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适用于涉及精密工业、医药行业和食品加工业等需要使用液氮的各类企业。文中所讨论的压力容器安全隐患以及提供的预防性维护措施对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作业人员尤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类人群将从中了解如何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确保液氮容器的安全运行,并有效防止因忽视潜在危害而引起的严重生产安全事故。该文件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有效的监督依据和建议,以便他们对企业提出更专业的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