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点的预控》讲解了危险点在作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其预防措施。文章指出,所谓危险点是可能引发危害的具体因素,包括不健康的作业环境、有缺陷的设备设施以及违反规程的人为行为,并强调了对这些潜在危险进行预先分析预测的重要性,通过超前判断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它不仅强调要认识到客观实在性、潜伏特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存在,同时强调危险点可以识别并可加以预防的特性。例如,机组维修中交叉作业下的高处坠物,或是未停电检修造成电力接地等具体情境下的危险情况分析。文中提到,危险点伴随生产活动、恶劣天气状况和设备故障等因素而生。对于特殊气象条件下工作时要注意生成相应的危险点;设备制造过程中留下的隐藏故障也可能演变成新的危险源;长期带病工作的机具也会产生额外风险。最后还论述了习惯性违规操作易导致危险转化成事故的论断。
《危险点的预控》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尤其是高危行业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专业人员、一线作业工人及相关管理人员使用。它有助于帮助涉及各类生产加工、建筑施工、电力检修和其他含有高度人身伤害风险工作的企事业单位提升安全管理效率。本文件提供的理论框架能够为企业提供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监控各种工作环境下的危险因素,使得所有从业人员更加清楚认识自身面临的威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高度警觉和谨慎态度,进而有效减少乃至杜绝事故发生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