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仲裁制度》讲解了在工厂内部进行的计量纠纷调解和仲裁所遵循的标准,明确了此制度的主要内容、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该制度是针对本企业范围内所有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争议设立的一整套规范操作流程。当厂区内由于测量工具精确性问题引发的测量数据误差而导致争端时,生产部门肩负起首要解决的责任。在解决前明确规定任何涉事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引起问题之测量设备的技术状态,必须保证其原始性以方便查验。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由专人负责现场勘测工作,这包括确认争议仪器的校准情况是否准确无误以及对当时具体操作过程的细致考察,并综合各方面信息得出造成数值偏离合理范围的可能成因从而为提出公平合理的裁定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同时强调在整个谈判进程中要确保沟通是在平等友好且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展开的,双方通过充分讨论达成互相理解与认可后形成口头共识或正式协议,并指出在未能协商一致又或是出现反悔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递呈至更高层寻求解决方案的方式。另外也提到了允许在必要时刻寻求政府相关部门介入帮助处理内部争执事项。
《计量仲裁制度》适用于各工业企业中涉及内部测量准确性争议的情况。无论是生产线上还是质检环节里可能出现的因测量器具引发的纠纷,皆可参照本文件内提供的步骤来进行有效的内部调节或者申请外部协助解决冲突。对于依靠精细量化数据作为决策重要参考依据的企业尤为关键,它可以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更严重的后果。同时该制度为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直接参与生产和检测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涉及到与量具有关业务操作的职员都提供了行为指导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