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体的安全防范措施》讲解了防止易燃液体火灾和爆炸的方法及具体操作措施。文档介绍了五种基础的技术方法:排除火源、排除空气(氧气)、在封闭容器内储存、通风防止蒸汽浓度达到燃烧范围以及用惰性气体替代空气。针对这五种技术原则,文章详细列出了实际应用中应该遵守的规则,例如生产、使用和储存易燃液体的建筑应具备高耐火性能,确保周围环境无火源;夏季对低闪点液体采取隔热措施,温度不应超过规定值;储罐设置方面,必须留出一定空间以容纳膨胀。使用和储存易燃液体的地方需要配备防爆电器,并强调操作时要轻缓处理,防止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运输过程中,需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防静电,并安排在早晚低温时段执行任务。对于仓库选址问题,由于位置偏僻容易受到雷击威胁,需设置有效的避雷设施。同时,考虑到大多数易燃液体具有毒性,须加强个人防护与现场通风。最后,《易燃液体的安全防范措施》提出要配备足够的灭火装备,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训练。
《易燃液体的安全防范措施》适用于各类生产和存储易燃液体的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以及相关的物流和仓储行业。本指南不仅适用于涉及如汽油、乙醚这类物质的专业实验室,也适用于任何接触和管理此类材料的工作人员。包括一线员工在内的全体员工都需要熟悉这些规则,以保障日常工作中自身及其他人员的安全。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可以将此文作为制定监管政策和标准的重要参考文献。这不仅是保障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和个人健康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