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讲解了井下作业中的岩石特性以及钻爆技术。书中阐述了岩块和岩体的概念,岩块是从地壳切取出的小单元,而岩体涵盖较大范围内自然地质整体。该文献对岩石可钻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详细说明,即凿碎比功与钎刃磨钝宽度,并给出普氏系数f的具体表达式Rc除以104,揭示三向压应力下岩石的变形特征。对于井下施工质量评定引入了岩芯获取率(RQD),依据取芯情况将岩石品质由优至劣划分为五个等级。在设备部分,文献分类风动凿岩机按照安装位置和频率的不同类型,并详细介绍TY23型的工作系统包括冲击、旋转和排粉组件等模块。文中对一字与十字两种常用钎尖特点做了对比:一字形穿透性能更好,但易损坏;十字形式则解决了这些缺陷,但在速度和制造成本上有所逊色。接着描述爆炸现象的三种表现形式物理、化学及核爆炸及其产生的机制。关于炸药性质分析方面指出反应热量释放、大量气体生成与快速反应作为必要要素,并对不同类型的炸药根据成分进行归类且明确工业用产品。在安全和技术考量中讨论了影响装填材料爆破速度的各种因素,并列出当前主流炸药类别与典型代表成分如TNT。雷管分类包含火、电、导爆管和电子雷管,以及不同的起爆线路设计策略如串联与并联结合。同时深入探讨微差爆破的实现原理与四种理论解释,并详述光面爆破实施要点及其评判规则。第三章节强调煤矿井下路径分类,基于其所在煤层深度或地质结构分为不同构造形态。此外规定了矿路断面大小需要考虑人行、物料运送、气体流通及机械设备运转维护等多个因素,具体高度数值有明确规定以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安全。最后提出岩巷建造过程中破碎坚硬材质主要方式为钻孔装药法,偶尔也会应用机械设备。并对实际挖掘现场炮口布置提出了严格要求,以保证隧道形状和倾斜角度准确。
《井巷工程》适用于矿山、煤矿以及相关地下设施建设领域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岩石工程学原理和井巷工程技术。这本书籍不仅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矿业专业学生了解矿业井下施工方法和安全规范的学习资料,还非常适合从事井工采矿行业现场工程师和安全管理人员参考,以提升工作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