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内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讲解了电缆在电缆沟内的规范敷设流程和各项要求。该文件规定了电缆排列应保持整齐,减少交叉,并具体说明了当设计未给出具体要求时的电缆支持点间距细节。垂直安装状态下,对于全塑型以及控制电缆间的最大间距为1000mm,其它类型的电缆则需控制在1500mm之内。而处于水平安装条件下,全塑型电缆的支持点间距离不超过400mm,其它类电缆则不得超过800mm。此外,在多层布置电缆的过程中,下层支架距离电缆沟底部的最小值设定为100mm,并明确指出上下层之间的垂直间隔不得少于150mm,顶部至上层支架的空间也要不少于150mm以保障操作人员作业及电缆铺设的安全合理性。电缆敷设作业前的一项重要步骤是确保电缆沟内部洁净,这有助于保证后续敷设过程顺畅。文件同时强调,所有分支点都需要设置标志牌用于识别,确保每一条电缆都有据可循,利于后期维护检修工作。安全措施方面,《电缆沟内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中也提到电缆支架需要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装置,从而有效保护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人身安全;而对于电缆沟和竖井等特定位置,则按照规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封堵措施来预防火情风险。
《电缆沟内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从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专业队伍,特别是涉及到通信、电力供应等行业内的施工人员、项目经理以及相关工程师等专业群体。该标准能指导这些从业者按照正确且高效的方式在电缆沟内进行电缆的敷设工作,保证电缆敷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同时它对监督检测单位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可用于审核电缆敷设工程项目,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