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辨识及作业特点》讲解了有限空间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各类工程与作业场景中涉及的风险。文中明确指出了封闭或部分封闭空间,其进出口相对狭窄且通风不良易引发危险积聚及氧含量变化,并指出认定有限空间需同时具备可完整进入、出入口受限制及设计用途非用于长期占用三个基本条件。该文件对有限空间作业做了详细的界定,将作业限定为在各种容器、地下通道和设施如锅炉或污水处理井中的检查、施工等活动,详细阐述这些环境因自身结构特征而带来的多种安全隐患如缺氧、毒气泄漏等。文章分析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源自多个层面:一是内部空气质量问题严重危及人体健康安全,二是作业空间布局导致操作不便影响救援效率;三是在复杂环境下工人极易遭遇高湿、高温甚至中毒等多种危害;此外,还列举了事故的频发点包括缺乏认知培训、急救设施不足等因素。进一步划分了密闭设备到地上或地下有限空间类型,并按照风险等级进行了分级介绍。基于此,《有限空间辨识及作业特点》强调实施有限空间活动应遵循严格的安全管理流程,即先申请许可再着手工作,在每次进场之前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和检测,配备个人防护器具和紧急情况下的预案。
《有限空间辨识及作业特点》适用于各类需要开展与密闭环境相关的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日常市政维护单位及从业者。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企业员工,在电力行业中负责维护各类大型装置的技术人员,在矿冶、水利等行业从事地下设施建设的专业团队,在污水处理部门处理污水池(井)的工人群体等。该文档为他们提供了识别潜在危险场所的基础知识指导,并帮助制定合理的预防性策略和措施保障工作者生命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