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规范》讲解了为保障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如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缺氧窒息等,制定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措施。定义上明确了有限空间作业的范畴和分类:一是封闭或半封闭的设备内部如船舱、储罐;二是地下设施,例如管道、地窖;三是地面设施里较为密闭的空间,像是冷库、封闭车间等。安全管理方面,强调了从主要负责人到普通员工的责任明确化,要求各单位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设置相应的管理组织和人员岗位配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确保操作流程合理。针对具体作业,文件规定了详细的作业前评估检查流程,需检测有限空间内的环境参数如氧气浓度等,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确保安全条件具备。作业过程中则要求加强通风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积累,采用适当的照明与电器设备避免电火花产生危险,使用合适的呼吸保护装置确保人员呼吸安全,保持人员清点及通讯联络确保应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同时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出危险作业区域,并在显著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在作业现场配备必要的抢救器具以便紧急救助。
《工业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规范》适用于各类具有潜在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工业企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业者。这类企业包括化工生产、食品发酵、建筑工程、石油开采等行业中存在封闭、半封闭设备,以及地下或特殊地面构造内需要人员进入进行操作维护等活动的情形。对于负责规划、执行、监管这些特定任务的专业人士,该规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在复杂且可能存在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它也为企业管理层指明了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从而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整体工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