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讲解了中国传统家具从公元前世纪商朝至今的演变过程。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商周时期主要以席地跪坐的方式进行活动,当时的家具高度较低,且多为铜制品或漆木制品,如商代的“俎”与“禁”,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量使用的漆家具和床形实物。随着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进入了从矮形到高形转变的过渡期,这个阶段人们逐渐接受并开始习惯垂足而坐,家具高度也随之慢慢升高,造型和用途更为多样化,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在明代达到鼎盛期,其家具种类丰富且精美,无论是实用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在此时达到了顶峰。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适用于对中国传统工艺及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尤其适合对古典家具感兴趣的专业人员、研究人员、高校历史专业的师生及收藏爱好者等群体。通过了解传统家具的发展脉络,上述人士能够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文化营养,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也为现代中式家居的设计提供灵感与指导,有助于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