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DB12T3037-2023.pdf
-
资源ID:325824
资源大小:2.51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DB12T3037-2023.pdf
《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讲解了关于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评估的相关规则与标准。文件规定了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置于核心地位、确保评估过程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以及严格遵守保密与适当披露的规则。文中定义了心理评估的具体含义,指出其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综合运用谈话、观察及测验方法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作出的专业分析。同时明确指出哪些人群应当接受这种心理评估,即处于民政部门临时监护或长期监护状态下的未成年人。针对实施这项工作的主体,文件要求评估团队由具备专业知识或者在未成年人相关领域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并对团队构成做了具体说明。最后,文档描述了心理评估涉及的内容范畴,强调应通过科学系统的流程来开展工作,从准备到评估结果的反馈处理都需按照规定程序操作。
《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适用于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内部,为那些承担未成年人临时监护或长期监护责任的工作人员提供指导。这些机构可能位于京津冀区域内,因为本地方标准正是由该地区多个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在这三个省市适用。此外,它也为直接从事此类未成年人服务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必要的框架,这些人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例如心理学家、医生或社会工作者,他们需要根据这套标准完成未成年人的心理评估工作,以确保能够更加专业且系统地保障受监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