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讲解了事故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包括物体打击、坍塌、车辆伤害、容器爆炸、机械伤害、瓦斯爆炸、其他爆炸、触电、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火灾、冒顶片帮、淹溺、其他伤害、透水、锅炉爆炸、起重伤害、放炮(爆破)、高处坠落、灼烫。文档还详细介绍了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如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提供遇险人员自救和施救条件。此外,文档强调了选择预防对策的原则,即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并提出了事故预防优先原则,包括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在控制危险、危害因素方面,文档建议改进工艺过程、设置安全装置、进行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实施电气安全对策、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合理布置工作地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关于报告事故的内容,文档列举了事故发生单位概况、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措施等。事故调查的程序包括成立事故调查组、现场抢救处理、搜集物证和人证材料、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分析事故原因、编写调查报告、归档结案。文档还分析了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教育培训不足、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等。最后,文档总结了事故教训,如是否落实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等。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适用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及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那些需要进行事故案例分析和应对考试的专业人士。该文档提供了详细的事故分类、预防对策、控制措施、报告内容和调查程序,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事故分析能力和应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