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要求及控制原则》讲解了职业健康安全中的两项核心要素。关于申报要求方面,文章指出用人单位需及时且如实向相关卫生健康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具体规定涵盖了包括中央企业、省属企业等在内的各类企业的申报途径及要求。在确定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时,要依照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确认。对于煤矿这一特定行业,则另有专门规定进行管理。此外,明确了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依据所在地域实行分级管理模式的原则。
针对控制原则,《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要求及控制原则》描述了五大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源头防治原则,强调工程措施如通风除尘、防噪声振动、防暑降温等作为预防职业病的有效手段。其次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取代那些可能对劳动者造成健康风险的传统材料;当面临不可避免的高毒性化学物质时,倡导低毒或无毒替代品的使用;为保障员工健康并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依据实际情况设立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系统,确保及时捕捉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害信号;定期检测也是控制职业病不可或缺的部分,明确规定了一般与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所需遵循的不同频率的检测要求及其相应的责任。
《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要求及控制原则》适用于中国境内各行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尤其是存在明确列出职业危害作业条件的企业,这些包括化工生产、冶金制造、电子加工等行业以及从事煤矿开采和其他矿物加工类别的特殊领域。无论属于何种经济类型,无论是中央企业、省属企业或其他规模企业,在涉及到职业卫生管理问题时都可依据此文档来理解和操作具体的申报道路和控制方式,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