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化剂对熟料煅烧和质量的影响》讲解了矿化剂种类以及它们在水泥生料的煅烧过程中的影响。该文描述氟化钙,特别是CaF2的萤石是常用的矿物添加剂,可在低温条件下加快碳酸盐分解、改变二氧化硅晶格,提高其活性并促进固体反应,在1000-1200°C左右促使钙铝酸三氧化物C3A向六铝酸十二钙C12A7转换,增加熟料中主要矿物含量,并扩大温度范围,降低液相出现温度与黏度加速关键矿物形成及降低最终温度。含硫物质例如硫酸盐能显著降低熟料形成时所需的液相温度,增加液相数量及黏度,有利于特定早强矿物质产生。萤石和石膏作为复合矿化剂,当混合使用时,其效果更为突出:它们通过调整CaF2/So3比值和配料比率进一步改善水泥熟料质量并可使阿利特晶体(Alite)在较低温度形成,但可能引起不正常凝固和环境保护问题。对于碱性成分如钾钠,虽然微量有助于降低共熔点以减少液相量及烧成温度,但高浓度情况下会导致结皮等生产问题并对产品性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文中探讨了通过工艺调节来控制这类杂质的影响策略。
《矿化剂对熟料煅烧和质量的影响》适用于水泥生产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研发人员,帮助理解矿化剂的机理作用,从而根据不同的矿质成分及工艺条件,制定合理的原料配伍方案;也适用于行业监管和技术服务部门,用作评估各类矿化剂使用规范和技术参数合理性的参考;对于研究单位,可以指导新型高效矿化剂的研发方向。此外,文件对环境工程师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在考虑矿化剂应用同时,兼顾其潜在环境效益,优化生产工艺以符合更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