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八字方针”》讲解了职业病的危害及可预防性、防治职业病危害关键在于控制致病因并减少劳动者的接触。文中重点描述了中国在职业病防控方面积累的工作经验,尤其是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八大策略:“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革指革新改造以减少毒害物产出;水为采用湿法降低有害物质产生与扩散;密是实施尘源密闭抽风除尘除害;风则强调利用通风改善空气质素;防护层面,提出个体应佩戴相应防备用品;管理上建立制度确保工作环境定期监测毒害物水平;通过宣传教育使职工掌握相关法规与知识认识到职业病是可以控制避免的;检查工人健康以及监督职业病防范工作的成效。除了遵循八字原则外,还详细列举了包括工艺改进,从源头控制危险物料;工程技术应用例如使用隔音材料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或者安装降温系统防止高温带来的热辐射危害;对于不能根除的情况,提供个体现象防护装备;采取卫生保健手段补充营养等方式进一步保障工人健康,并说明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区别。职业性病损指工作中因误操作等因素引起的伤害统称工伤或工作相关疾病,其中部分如尘肺被视作职业病。法定意义上的职业病需有权威技术部门诊断认定,只有科学运用以上提及的策略和方法才可在用人单位重视支持之下取得良好防治成效。
《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八字方针”》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工厂企业以及其他存在职业病风险的工作场景。这不仅涵盖了传统重工业领域中涉及粉尘、化学物质污染严重的一线生产岗位,同样适合现代化工制造业车间中可能存在新型复合型污染的职业群体;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内从事特殊作业如电焊、喷漆工作的人员亦适用;同时也包括长期暴露于噪音、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危害下的服务场所和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此外该指导方针还可推广至农业机械操作、林木砍伐等相关农村作业场景,为各类易患职业病群体提供了系统的防护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