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讲解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按照其来源和性质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中和生产环境中产生的三大类有害因素。对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文档详细说明了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具体种类。其中化学因素涵盖了生产性毒物和粉尘;物理因素列举了异常气象条件、气压变化、噪声与振动及辐射现象;生物因素指出了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方面,则强调了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工具选择不当等可能导致的伤害。此外,对于厂房建筑或布局造成的不良环境条件也进行了说明,并且还依据卫生部的相关办法将可能的职业病危害具体细分为十大类别,包括不同类型的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和特定导致的职业疾病。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适用于广泛的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在工业制造企业中尤为关键。此文件为各类制造业如矿业、建筑业提供详细的指引,用于识别潜在的工作环境危险,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评估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通过参照本文件内容,这些行业的企业能够系统化地分析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害,以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及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