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管理体系讲解了EHS(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指出其源于联合国于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以及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持续发展理念。随着国际上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荷兰于1985年首先提出了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BS7750标准,并促使ISO/TC3207在1993年开始正式制定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文档描述了EHS体系的特点、意义和建设重点。GE公司为例展示了EHS文化对企业各方面运作的重要性,该公司通过三级核查系统、定期自我评估和循环检查等手段确保EHS政策落实到每个环节,同时采用数字化监控EHS数据,让管理层快速了解状况并采取适当行动。EHS培训是公司重视这一领域的重要体现之一,所有职工需完成基础培训课件中的EHS内容以掌握检查技巧等技能,而管理人员还须参加高级培训班深入了解EHS理念和责任。此外,文件提到了GE在招聘过程中严格筛选具备良好EHS记录的承包商与供应商,以此强化全供应链EHS要求;并提及EHS岗位的薪资可能十分诱人,激励更多从业者投入到相关工作中。
EHS管理体系适用于各个行业领域的工厂或机构,特别是制造和服务型企业更为重要。它为管理层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方法,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及办公环境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并促进环保目标的实现。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正在运营的单位都可参照该文档建立健全自己的EHS管理体系,从而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而且对于从事人力资源、工程建造以及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员来说,理解和遵守本文件中阐述的原则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涉及到自身职业发展,也关联到组织整体的安全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