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防火危险源辨识》讲解了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和具体控制措施。文章列举了23项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包括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未办理手续、施工现场消防器材配置不当、吸烟、动火后未检查火源、机动车未安装防火帽、氧气乙炔瓶暴晒、使用易燃液体擦洗、高温设备上放置可燃物、消防通道不畅、临时用电设施安装不当、高处动火、静电喷漆场所未接地、氧气乙炔管混用、电焊和气焊同时作业、氧气瓶与用火地点距离不足、室内熬制沥青无阻挡、衬里作业穿着易产生火花的衣物、夜间作业照明前放置易燃物品、电线破皮或插座损坏、焊渣引起明火、电焊机接线未压牢等。每个危险源都详细列出了可能导致的事故、判别依据、危险级别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危险源评价方法及标准,通过计算事故可能性(L)、暴露频率(E)和后果严重性(C)的乘积来确定风险等级,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和稍有危险五个级别。
《(完整)防火危险源辨识》适用于建筑施工行业的管理人员、安全工程师、现场工人以及相关监管部门。该文档旨在帮助相关人员识别和评估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源,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通过详细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