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总结》讲解了违章作业、指挥中包含有意违章和无意违章的现象,归类阐述了几种引起此类违规行为的心理要素,强调社会、环境、生理、心理多方面的诱因,在此重点剖析其背后存在的心理机制。对于心理层面的触发点,文件详尽地介绍了七个常见的心理动因。一是侥幸心理,表现为个人凭以往无事故经历或小概率事件特性忽视危险存在;二是冒险心理,特征为青年职工的好胜心和盲从主观臆断;三是麻痹心理,源于频繁重复操作下对安全警示的习惯漠视;四是贪便宜、走捷径心理,出于避免障碍达成目标的想法简化安全流程;五是逆反心理,在外界干涉下的对抗性错误行为表现;六是凑兴心理,群体活动中缺乏理智判断引发的意外违章;七是从众心理,受班组成员行为示范影响形成的集体模仿现象;最后提到了自私心理,由道德品质修养缺失所造成的一己之私而不顾公共安全利益的恶劣情形。文章通过对每种心理的具体描述和举例分析指出各类心理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并给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总结》适用于制造业工厂车间的操作工人及管理人员,特别是有较多手工操作环节的企业。此外也针对如采矿等高危行业中的现场施工人员。旨在让一线员工深刻认识自身潜在的不安全行为模式,提高警惕性。同时帮助安全管理工作者理解这些深层次原因并制定更合理的安全教育与干预策略,确保将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这对于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亦有助于提升整体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保护员工生命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