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讲解了为科学辨识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危险源及风险等级提供依据,以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制定背景和目的。该导则详细解释了适用于水利水电领域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标准流程及其具体应用场景,并明确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和相关参建单位为这项工作的主体。文中界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概念,阐述了它们的特性及构成条件,即在特定触发因素下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部位或设施等。该导则对危险物品相关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提出遵循国家和行业内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同时确立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等级评价按照工程阶段分为开工前和施工期两个环节执行,并明确各阶段的责任分配。对于首次运用的新技术和无相关技术标准但风险高的工程项目,特别指出需将其作为危险源对象纳入管理。另外,从分类上,危险源被细致划归为五大类别:施工作业类、机械设备类、设施场所类、作业环境类以及其他类别,并逐一罗列各类别的具体辨识评价对象;在等级划分中则设定有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两个级别,根据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的不同,进一步将风险级别细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共四个层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适用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勘测、设计、监理等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相关组织单位,在其规划项目前期至施工全过程都应严格执行本指导方针来识别和评定潜在的危险源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够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基本要求,并有助于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推进。此外,该导则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开展此类工作的指导、监督与检查也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