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doc
-
资源ID:379070
资源大小:16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doc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讲解了CO气体在不同空气浓度条件下的危害与安全操作要求。文档提供了CO的浓度换算关系,以煤气体积浓度百分比、质量浓度(mg/m³)和报警仪显示ppm数值三种表达方式进行量化分析,并描述了在不同吸入时间内可能出现的人体中毒反应症状。同时,根据相关标准规定了各浓度下工作人员能够接触的最大允许时间,并明确标注哪些浓度值下完全不能开展作业活动的情况。例如,在4mg/m³或以下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无害;而浓度达到500mg/m³以上则会导致剧烈头痛等症状,严禁作业。通过详尽的表格对比,该文件清晰展现了高浓度CO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具体数据参考,帮助制定更加科学的风险防控措施。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适用于各类涉及CO气体的工业生产企业,特别是冶金、化工等行业以及需要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工作场所,如地下停车场、隧道通风等区域。文档可以作为相关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基础资料,指导员工正确了解一氧化碳的毒理特性与防护措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职业病或急性中毒事件发生。同时,也适用于环保监管部门对大气污染控制标准的理解及执行过程中的辅助说明材料。